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七种观念(做管理要深刻理解的4句话)

·崔璀cc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七种观念(做管理要深刻理解的4句话)

很多业务能手升管理岗,都会遇到同样的困境:

每天要帮下属解决无数个问题,像个救火队员,还是极其被动的那种,「这里有bug」「这里需要求助」「这里我不会」……

从前不曾被业务的巨大压力压垮过,没想到升职做管理,却有点扛不住了。

看起来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救急项目,真的都很急,看上去他们真的「搞不定了」,如果我不帮,那业绩没达到,还是我这个「领导」的锅。

忙完团队的需求,自己的事情只能留到下班以后再做。

你成为了团队里最忙的那个人,每天急着救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根本没时间思考深度问题:整个团队方向对了吗?组织能力跟上了吗?大的节奏靠谱吗?

「感觉自己变笨了,还走不出这个循环。」新晋管理者有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这是因为他们陷入了「稀缺」状态(Scarcity)。

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一起写了著名的《稀缺》这本书,稀缺这种状态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着时间的空前紧张和情绪的巨大负担,这时候,他缺的是充分的时间,缺的是有充分余裕的心态,缺的是足够脑力去深度思考。

于是,就有了「低头狂奔,顾不上抬头看天」的状态。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我提供一个思路。

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七种观念(做管理要深刻理解的4句话)

以前做财经图书策划时,常常要陪着作者去到一些公司访谈。

有一次我们旁观一个高管会,公司老板提出了新的决策,高管们当下的反应都挺消极的,一会儿说这个做不到,那个资源来不及……

一时间,会议室跟菜市场一样。我一个旁观者,都有点坐不住了,「这么多问题,老板解决的了吗?」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那位企业家,不动声色地听着,等大家说地差不多了,他慢悠悠地,特别平静地,甚至是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些,是我该解决的问题吗?」

高管们愣住了,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钟。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神奇的几秒钟,没有人说话。

然后,像是融化的冰棱棱「啪啦」一声断了,一个高管说,「对,刚才我提那个问题,我想到也许可以这样…… 」

紧接着有人又说,「要不我们也再想想清楚。」

会后跟企业家聊起刚才的事儿,他跟我说,「高段位的管理分三步:闭嘴、装傻、和提问。」

记得当时我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这么简单?」

企业家一笑,「可不简单哦。」

后来,我自己在十几年的管理生涯中的每一天,都更理解了这个「不简单」。

先看闭嘴和装傻:

做管理的,或多或少都有个习惯,特别爱讲道理。

爱讲道理背后其实有个执念,就是「我讲的是对的」,「我懂的是多的」,「我必须得冲在你前面,帮你解决这个困难」,「我不帮他他肯定不行」。

问题就在这儿,面对3、5个员工,你手把手教,面对8个10个,再多呢?

再退一万步,你天赋异禀,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挨个给具体方法,但你不在业务一线,你确定你的思路是对的?大家都习惯了你会给方法,他们的自主性呢?

要做到闭嘴,难就难在,你相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我看过一个行为实验。

英国的一所学校让两名7岁的孩子去公共图书馆借书,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只能观察,但绝对不能出手干预。

在去图书馆的公交车上,两个小男孩说笑打闹时,不小心把零食袋子掉在了地上,但他们一点儿都没有察觉,依然在打闹。

观察老师好几次忍不住想要上前,但是顾及之前的约定,咬牙忍着一直没动。

车子到站,两个孩子站了起来,背上书包准备下车。老师心里叹了口气, 「唉,看来他们还是不行啊」,正准备起身去提醒,突然一个小孩一低头,看到了零食袋子,他很自然地捡了起来,跟他的伙伴一起下了车。

这个过程有意思的地方是:无论是一发现食品袋掉落时就提醒,还是在途中或到站时提醒,结果相同——食品袋会被捡起来,但我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提醒帮到了他」,而不是他自己做到的。

而事实是,即使我们一直没提醒,他自己也能处理;可若是我们提醒了,便发现不了「原来他自己有能力处理」。

小孩子尚且如此,成年人的发展能力自然更好。

管理者要做的,不是「替代」员工做事,而是「激发」他,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发光发热。

怎么激发?这就到了更难的一步,「问」。

有时候你给了员工1个答案,可能换来他3个新问题。

但如果你向他提了1个好问题,可能激发出3个不错的答案。

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七种观念(做管理要深刻理解的4句话)

最常见的引导员工自己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叫做教练式管理模式。

我在研究这种管理模式时,才知道,Netflix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也是一名典型的教练式管理者。他最常做的管理动作,是主动发起跟员工一对一面谈,一年累计有750个小时。

我自己做管理,也一直很注重一对一谈话,但也是最近这一两年,开始研究教练式管理,才意识到,原来一对一谈话,也是有技法的。

如果你也想学习如何通过一对一谈话,通过问对问题,引导员工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可以从【GROW流程】入手。

GROW其实是流程的简单拼写:

Goal:聚焦目标

Reality:理清现状

Options:探索行动方案

Will:强化意愿

在你跟员工谈话的过程中,试试这4个动作,就能很快了解到员工的状态,并根据他的个体情况,引导和激励他的主动性。

用一名教练式管理者的一对一辅导来举例,它会是这样的:

一位医药公司的HR主管,主动预约了下属小昭,一名招聘专员做对谈。

主管:小昭,我们来回顾一下吧,你本月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小昭:嗯,我本月需要完成招聘指标,总共需要为业务部门招聘5名新员工。

这是聚焦目标的开场——先共识目标,这个很重要。好多时候,聊半天,发现员工和管理者的冲突其实是因为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致。

很多职场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

这个问题可以继续往下问很多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员工对目标的不确认,那么恭喜你,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一个管理上的漏洞。

主管:现在已经过去2周了,你对完成目标的信心指数是多少?10分是肯定能完成,0分是肯定完不成。你打几分呢?

小昭:6分。

主管:听起来似乎信心不高。你觉得阻碍你完成目标的那个最大卡点是什么?

小昭:我现在碰到的最大卡点是医药专家的招聘。这个岗位需要2个人,可是现在毫无进展。

主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昭:我也不清楚。

在理清现状这个步骤中,需要问三个关键问题:

1、你对完成目标的信心指数是多少?

2、阻碍你完成目标的最大卡点是什么?

3、造成这个卡点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这些问题员工未必能回答得出来,如果有困难,管理者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问题,让员工自己找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逐步摆脱对于管理者的依赖性。

主管:你在其他岗位上招聘顺利吗?

小昭:还不错,销售岗位招聘很快,现在已经2个销售已经基本招完了。

主管:为什么销售招得快,而医药专家得招聘卡住了呢?

小昭:因为医药专家的简历太少了,不像招聘简历这么多。我搜了好久,都搜不出什么简历。

主管:那为什么销售的简历多,医药专家的简历少呢?

小昭:因为有这个岗位的公司不多,不像销售,几乎大部分公司都有。

通过问题的不断挖掘,主管已经从现状中帮小昭找到了卡点,并顺利衔接到探索方案的一步上了。

关键是,这种探索,是两个人通过各自的问答一起推动的。

主管:那为什么销售的简历多,医药专家的简历少呢?

小昭:因为有这个岗位的公司不多,不像销售,几乎大部分公司都有。

主管:根据这个原因,你现在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吗?

小昭:暂时还没有想到。

主管:有没有可能绕开这个卡点去想问题,简历少,那不走常规筛选简历路线可以吗?

小昭:好像有可能哎,我可以试试找一下猎头,或者让公司现有的专家来内推,这之前好像没想到这个。

主管:有了这个方案,下一步你马上准备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呢?

小昭:谈完之后回去我就行动,我想先找找我们公司已有的专家,问问他们手边有没有合适的线索来推荐。我先了解情况,然后看看这件事情怎么跟进。然后我会马上开始联系猎头,找几个专门做医院方面的猎头问问。

第三步已经顺利走完,探索的过程里,小昭作为员工已经在主管的启发和帮助下,给出了自己想去行动的解决方案。

这一步的关键问题有两个:

1、找到了这个原因,你现在有解决卡点的方案吗?

2、有了这个方案,下一步你准备马上做什么?什么时候做?

主管:通过刚才的谈话,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昭:嗯,我之前还是没有梳理思路的习惯。这样一梳理,就清晰多了,办法也就来了。领导你帮我梳理,很有用,下次我也会尝试自己梳理。

主管:我的收获是我看到你的行动力和你的思维的匹配,只要你的思维打通,你马上行动起来,而且你能马上在更微观的层面上找到落地的方案。你的行动欲望促发了你的思维。这个很棒!

小昭:谢谢领导!

主管:那我们今天就说到这儿,下周我们也是这个时候做1对1,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看进度。

小昭:好的!

最后一步是确认意愿,明确执行的动作,同样可以用问题来确认。

1、通过刚才的谈话,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我刚刚对话的收获是什么。

这样的一对一的辅导时间可能用不了半小时,远比自己去着急忙慌帮着员工做执行,高效得多。

【 写在最后 】

在我们刚上线不久的《28天优势管理特训营》里,有专门一节讲教练式管理。

虽然参与了教研,但仍然还处在不断学习「教练式管理」中,说实话,真的就是当年那位企业家跟我说的话,「不容易」。

有时候是脑力问题——不知道怎么继续提问,逻辑上顺不下来。

有时候是心力问题——事情太多,压力太大,没有耐心提问,恨不得1分钟之内让对方赶紧出门去干活。

管理做了超过10年,才算真的入门:它从来不是一个技术活,它是一次修炼。

每到这时,都会用德鲁克先生的一句话提醒自己,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善意。

而有时候,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上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