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卓越运营

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我在管理咨询过程中,经常听到有管理者和我抱怨,说一项任务或一个要求提出来,三令五申警告多次,还是有很多员工当做耳旁风,不放在心上。

我多次在企业访谈调研时,也听到很多员工和我说,公司领导就知道骂人,我们也习惯了。甚至有员工调侃说,我们的工资里面,包含了一部分挨骂的工作。

为什么管理者的警告,总是不起作用?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管理更有效?

—1—

及时的小奖励,胜过未来的大威胁

伦敦大学学院的行为神经科学家Tali Sharot博士,在一次TED演讲中,讲过一个医务人员洗手的案例。

众所周知,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这对医院来说更为重要。

研究者在美国的一家医院,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用来记录医务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后,是否会洗手消毒。

而且,所有医务人员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摄像头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现在是处于被观察中。

但是,即便如此,仍旧只有10%左右的人,在出入病房前后会洗手(如下图)。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接下来,研究者采取了一个干预措施。

在洗手处放置了一块电子板,上面会显示大家洗手的表现,而且每当医务人员去那里洗手时,屏幕上的数字就会上升,并告诉他们自己洗手的频率和次数,以及每周其他人最近洗手的频率和次数。

你觉得,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是惊人的。

洗手的医务人员,从之前的10%,飙升至了接近90%(见下图)。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研究者也非常惊讶,为了确保可复制性,又换了医院的另外一个部门做实验,结果仍然不变。

为什么干预的效果会这么好?

Tali 博士解释说:“因为它没有警告或威胁别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坏结果,例如生病。相反,这种方式符合了社会激励、及时奖励、进度监控三个原则。”

社会激励,即周围人的行为会激励你的行为,例如知道其他同事在洗手,你也会主动洗手。

及时奖励,不洗手可能在未来会产生疾病,医务人员比我们更清楚,但那是未来的事,人们一说未来就会觉得很远,哪怕这个未来就在下周。但如果说现在洗手能马上得到奖励,就会立刻洗手,哪怕只是带来屏幕上一个数字的变化。

进度监控,每天每周都能看到自己的表现,进度监控会让行为变成习惯。

研究者在实验中,没有做过任何严厉的警告,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干预措施,却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及时的小奖励,胜过了未来的大威胁。

这让我想起,原来公司推出商用净水机的产品,先后在机场、车站等公众场所投放,并进行了一些环保的宣传,但始终没有多少人使用。

后来我们在产品上,安装了一个只有一行的小显示屏,上面会显示,例如“使用这台净水机已经减少了15867个矿泉水瓶的使用”。

这让很多人觉得非常新奇,都想让这个数字再增加一个,使用的人因此变得越来越多,哪怕只是得到一个数字的改变。

及时的小奖励,胜过苦口婆心的劝告。

我做咨询后,给不少企业做过战略地图的培训辅导,帮助客户进行战略分解和落地。

但要想在两三天时间内,让几十号人都掌握这套工具,并非易事。

毕竟,不是所有管理者,都看过卡普兰和诺顿合著的,那5本一套有关战略地图的书籍,也不是经常会做战略地图的研究和实操。

有一次课间休息,客户方一个尚未毕业的实习生,本来是负责资料发放和培训安排的,走到我旁边,给我提了个建议:“刘老师,我们这个战略地图的使用,能不能设计成像《斗罗大陆》的游戏那样,打怪升级赚积分呢?这样更容易操作啊!”

《斗罗大陆》我倒是都看过,但是把战略地图和斗罗大陆相提并论,而且还要把战略地图设计成像《斗罗大陆》游戏一样,我当时心里第一反应是“年轻人就想着玩,怎么能把战略的事当游戏呢?”,不过我在口头上没有直接否定,只是委婉地说“这个思路不错,回头我想想。”

晚上,我回到酒店,想起白天实习生的建议,反问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行呢?”

如果把操作步骤再分解得细一些,每一步完成的结果更直观一些,那么即使没接触过战略地图的人,也能更容易实施,而且在完成每一小步的时候,都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就更愿意往下进行。

后来,由于能力所限,我还是没能把战略地图的工具,设计成像《斗罗大陆》的游戏一样好玩,但却鼓捣出了“战略地图八步赶蝉”,让客户高管们操作起来,可以分成8步逐级而上,每一步都有小小的成就感,不再有原来的畏难想法和照猫画虎的模仿做法。

及时的小奖励,胜过强制执行的要求。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2—

警告变成“狼来了”,因为没及时让狼来

管理中,能用及时小奖励解决的,就没必要用警告。

因为,人性都是喜欢奖励、厌恶威胁的。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管理者,爱用警告的做法呢?

难道警告的做法,真的没用吗?

爱用警告的做法,是因为警告的成本很低,张张嘴就可以,所以很多管理者会不自觉地就采用警告的做法。

警告的做法,如果被错用,当然就没用。如果能正确使用,还是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

我弟比我小四岁,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上小学,正是玩性很重的年龄。

那时候,城市里网吧还没兴起,不过游戏机满大街都是,“街霸”、“魂斗罗”、“坦克大战”是那个年代的主打游戏,吸引着每一个放学的孩子,包括我弟。

每天放学都是我先回到家,却迟迟等不到我弟。我知道他是去打游戏了,实际上我爸我妈都知道,只是那时候父母是国企的双职工,实在没空管。

我弟回家,是越来越晚,好几次过了吃晚饭的时间,还不见人影,都是我妈怒气冲冲地到游戏厅里,把他抓回来,每次都厉声警告,“再玩游戏不回家,就要挨打”,但我弟依然毫不悔改。

我弟不怕我妈的警告,但是怕我爸的警告。

因为我妈总是不停的口头警告,却没有几次实际行动。但我爸只警告一次,剩下的全是实际行动。

所以,在我妈管我弟的那段时间,我弟虽然总是被训斥,但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后来是我爸实在看不下去,终于出手了。

这一出手不要紧,我弟发现不对了,如果被我爸在游戏厅逮住,回到家肯定没好果子吃,什么拖把、笤帚、衣架、球拍……,只要是能单手抓起来的木质器具,都会往我弟屁股上招呼。

这样打了没超过3次,我弟每天放学乖乖回家,比我回去还早。

只要是我爸的警告,我弟都会认真对待,绝不敢敷衍了事。

我弟不怕我妈的警告,怕我爸的警告,是有道理的。

不是警告无效,而是警告要有配套。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我原来的老东家是美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曾说过:“跨国企业的普遍做法是,经营单位两个季度未完成指标尚可原谅,第三个季度还未完成,职业经理人就要下课。以后我们也要形成这样一种文化,原则上不完成指标、不完成任务的就要承担责任。”

美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的警告都不是吓唬,不是在喊“狼来了”,而是每次都让“狼”真的来:没完成经营指标的,轻则奖金打折,重则位置不保,而且每年根据经营结果,年中调整一次、年底调整一次,绝不姑息、绝不儿戏。

所以,美的职业经理人对待自己的经营指标,也从不敢掉以轻心,每一年都严阵以待。

曾经有一个企业老板和我抱怨,说他手下有几个高管,业绩越来越差,老板在公司会议上多次批评警告,但几个人还是连续3年没有完成指标,问我有什么好办法。

我问他,除了批评警告,还有没有采取过别的什么措施,他说没有,只是批评更加严厉了。

唉,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几个高管的问题,而是所有人会认为,老板对于业绩差的干部,批评得再厉害,也只是说说而已,不会来真的,大家都不用太担心,就像我弟对待我妈的态度。

孔子他老人家,在面对“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时,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员工看待管理者,也是同样道理。

管理者的警告,最后会变成“狼来了”,不是喊的声音不够大,而是没及时让“狼”真的来。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3—

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都要显示进度条

我们前面提到的,及时小奖励与及时让狼来,属于企业中要建立起来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

关于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商学院或EMBA课程中会讲很多逻辑与概念,要么不明觉厉,要么容易让人蒙圈,我还是从落地的角度,讲一个实操的关键点:不论是动力机制还是压力机制,都要显示进度条。

什么意思?

还记得我们在电脑上开机的进度条吗?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实际上,不仅是电脑开机,就连安装程序、下载软件、拷贝大文件等操作,都普遍采用了进度条的方式。

但计算机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是没有进度条显示的,而且早期的计算机运行慢、处理时间长,操作人员不得不忍受漫长的加载过程,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压根不知道已经完成了多少,也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

这事直到1985年,一个叫做布拉德 A· 梅尔斯的大学毕业生,在他的论文中,正式提出了让计算机显示进度条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实现,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却解决了计算机用户等待的问题,既减少使用者的烦躁,又让他们变得更有效率,因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休息一下。

实际上,我自己一直都很怀疑进度条的准确性,因为有时从20%到80%会瞬间划过,但有时在99%的地方又停留很久,但不管怎么说,进度条还是给了我明确的目标感和距离感,让我知道距离100%完成还差多少。

所以,不论进度条准确性如何,有比没有还是好了太多,如果现在取消进度条的话,我想我一定会抓狂的。

现在企业中,管理者都会制定各种KPI、财务预算、项目甘特图、工作计划等等,但是很多管理者完成这些之后,就将其丢在一旁,还是本能地采用口头警告的方法,而不是让各类进度条经常显示出来。

如果日常管理中,能做到经常显示进度条,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口头警告。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比如上面案例中,医院里的电子屏幕,就比开会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更管用。

精益生产中,车间和办公室随处可见的看板,就比领导拍桌子骂人,更管用。

每周开项目周例会,检讨项目完成进度,就比偶尔抽查秋后算账,更管用。

每月开经营分析会,对比预算执行情况,就比临近年底才做总结,更管用。

下图是我们原来的一次经营分析会上,各部门费用进度与销售进度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国内营销部的费用支出,超出销售进度10%,制造部的费用支出,超出销售进度3%,其他部门并无超出情况,而且还有多少费用空间也是一清二楚。

管理者不能有效授权的原因(对管理者的警告)

这只是一种进度条的表现方式而已,其他像每月KPI的得分等等,也都可以做类似的呈现。

日常管理中,经常显示进度条的做法,实际就是在明确的目标下,想方设法做到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让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都起作用。

动力机制,是利用人的需求满足心理,包括薪酬上的物质满足、荣誉与成就感的精神满足。

压力机制,是利用人的损失规避心理,包括金钱的损失、面子的损失、机会的损失、位置的损失等等。

关于企业怎么建立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限于本篇篇幅,这次就不展开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细说。

在动力机制下,经常显示进度条,可以让员工明白,只要继续努力,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奖励,满足更多的需求,从而持续产生动力。

在压力机制下,经常显示进度条,可以让员工预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减少和规避各种损失,从而消除散漫和怠惰。

目标的制定,也许有拍脑袋的成分,进度条的显示,也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一定要有,而且要经常显示。

因为,这样才能让全体人员知道,我们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走在队伍的什么位置,我们的每一步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最后的话:

管理者的警告,总是不起作用,这并不奇怪。

因为总想用最低成本的做法,靠动动嘴皮子,就想获得好的效果,这也算是一种妄想吧。

试着先放下警告的本能做法,尝试采用及时的小奖励,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行为改变。

如果真想让警告有效,就一定要有配套,就要及时地让“狼”来。

最后的最后,别忘了,不论是动力机制还是压力机制,都要经常显示进度条。

欢迎在后台留言,和我们交流。

— END —

作者简介:

刘欣,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毕业,精亦诚咨询创始人,中国家居五金专委会管理专家、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特邀专家、原美的资深高管,现为多家知名企业的管理顾问。

1999年毕业后加入美的,在美的工作17年,历任集团总裁办副主任、事业部管委会成员、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海外营销总监、国际战略项目总监,主导和推动战略转型、运营管理、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海外营销、流程诊断、产销计划管理、精益改善等多项工作内容,曾为美的、OPPO、SHEIN、波司登、金发科技、纳思达、喜临门、大自然、骆驼、帅康等多家企业进行咨询和授课。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上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