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乙大叔
#职场治愈时刻#
人情世故恐怕是步入职场的第一课了,要说不懂人情世故那绝对是假话,只是有些人比较迟钝罢了。就像学生时代,同样的老师讲同样的课,总有好学生,也有差学生。
对于职场人而言,人情世故也是如此,不过却更为复杂,有些人是真不懂人情世故,而有些人却是装做不懂。
这与学生时代不同,这道题不会,就是真不会,但是人情世故却是因人而异。比如,有些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可是在领导面前却表现得情商极高。到底是他不懂呢,还是看人下菜呢?
所以说,人情世故这门功课太复杂,不是学不会,而是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人情世故不过是因人而异
单位王大姐的爱人是某学校校长,上司的儿子成绩不行,又想上重点中学,于是找到王大姐,让她帮忙,领导儿子顺利进入重点中学。
本来事情皆大欢喜,可是没想到王大姐经常会提及帮领导儿子办学校的事情。领导开始心里还想着下一步对王大姐资源稍作倾斜,可是听说王大姐经常提及儿子的事情,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于是打消向他资源倾斜念头。
有同事说:“职场要管得住嘴,王大姐不懂人情世故。”道理似乎没错,但确实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真的王大姐不懂人情世故,还是领导不懂人情世故呢?
首先,王大姐帮忙,领导如愿以偿,表示感谢也在情理之中,有资源倾斜的想法实属正常;
其次,王大姐提及领导儿子的事情,有两个层意思,一层是刷“存在感”;另一层是炫耀自己有能力帮助领导,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最后,同事作为旁观者,在说王大姐不懂人情世故,却没想考虑领导这样做也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得到帮助是事实,没有表示感谢也是事实,为什么只是王大姐不懂人情世故呢?
所以说,人情世故只不过是因人而异,谁处于强势,谁可以不讲人情世故,谁在弱势,不讲人情世故就成了缺点。
人情世故具有复杂性
人情世故之所以具有复杂性,是因为所谓“意外”情况,也经常见到。要说人情世故倾向于强者,看上去没错,但事无绝对,总有“意外”发生。
公司“空降干部”,新官上任三把火,有上级的支持,也有集团总部的“靠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按照常理来讲,比较容易打开局面。
“空降干部”来到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熟悉情况、走访发现中层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采用全员竞聘的方式,只要满足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
竞聘在职场中十分常见,但“空降干部”可能是为了“创新”,现有职务全部解聘,出于为所有人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他自认为一切为公这是好事,居然没有与高管班子商量。
中层管理被解聘工作暂时停滞,搞得人人自危,有些不安分的人也开始各种活动,问题就出在高管班子成员完全不知道一把手的意图。
结果就是各种找关系,托人,看似公平的竞争变得十分无序。高管也在想:“既然事先没有找我们商量,那就做壁上观,插不插手都不合适。”
结果就是内耗加剧,各种关系又没办法完全拒绝,最终基本维持原状。中层管理的调整失败,让所有人都觉得,也不过如此,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空降干部”的直到离开都没有树立威信起来,憋屈的做了一任,灰溜溜的又回到集团总部。
人情世故会向强者倾斜,但处理不好一样会被反噬。
懂不懂人情世故完全用结果来判断
无论上面王大姐的事情,还是“空降干部”的事情,在外人看来都是不懂人情世故。那只是因为结果对他们不利而已。
如果换个结局,就是另一种说法了,比如,王大姐经常提及领导儿子的事情,领导并不介意,并且也给予了王大姐资源倾斜,很可能出现另一种说法,比如,“你看人家王大姐,就是会事,用这种方式提醒领导,不伤和气,还能办成自己的事情。”
至于“空降干部”如果他的想法在推进过程中,有高管站出来为他抗住压力,事情得以正常推进,说法就会变成:“新上任领导确实有魄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死气沉沉公司重新有了活力。”
那位站出来为“空降干部”抗住压力的人,如果得到了好处,那别人会说:“看XX高管,人情世故处理的多好,及时为新任领导挡住压力,自己也捞到好处。”如果失去了优势,肯定会有人会说:“不懂人情世故,那是新任领导的事情,自己非要站出来,看自作自受了吧。”
做同样的事情,结果不同,就成为了人们判断是否懂人情世故的标准。这是不就是谁有损失,谁不懂人情世故吗?
有人因为固执被重用,那就是刚正不阿,因固执掉入泥潭,那就是不识时务,所谓的人情世故,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很难判断对错,从结果来讲,才能做出判断。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懂人情世故,只不过有些善于因势利导,看得懂“眉眼高低”,分得清形势优劣,做出了调整;有些人则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至于是否懂那所谓的“人情世故”,交给结果去判断。
写在最后
行走职场,所谓的“人情世故”真实存在,但却不存在学会与否,而是用结果来判断。只不过有些人把心思放在做事上,用硬实力捍卫自己,有些人放在做人上,用人品拔高自己;有些人用智商弥补;有些人用情商弥补,至于优劣程度,用结果就会给出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