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秦老师
最近老师在后台收到了一些同学的私信,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特别想让我像他一样,进入体制内工作”,还有的同学说“我的父母都是做个体的,他们想让我考公,从事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成长在不同家庭的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还有进入工作后的状态可能都有一定的差异。
那么成长在体制内家庭的同学和体制外家庭的同学在步入岗位之后会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通过紧缺选调上岸的学姐来分享一下他们的经历。
一来自体制内家庭的学姐A
学姐A的父母都是成都某局的公职人员,两人也是在单位相识、相恋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学姐A一家三口一直过着非常幸福的小日子。特别是学姐A的母亲,因为她所在的部门较为清闲,所以每一天下班之后都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在学姐A的身边,没有错过学姐A任何一个成长进步的过程,所以学姐A从小就树立“要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梦想,成为一个像妈妈一样的人。
所以当学姐A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白天上课,晚上就去图书馆学一学紧缺选调会考的《综合知识》,历史文化经济法律她几乎背了整整一年,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也是拼尽全力,上课老师讲得所有知识点她都能倒背如流,最终以综合成绩第三的高分考上了自己的理想岗位。
学姐A说,在她上班之前的那个晚上,他们一家开了一场接近3个小时的家庭会议,那是第一次她感受到父母把她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
她的爸爸告诉她,“你要享受工作”,她对这句话的印象特别深,她的爸爸兢兢业业在体制内干了20多年,就是凭借着这种“享受”的心态,不怕苦、不怕累,解决了群众们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收到了很多群众的感谢信。
她的妈妈更是多次向她强调,工作一定要做好规划,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来自于体制内家庭的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幸运,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咨询。
二来自体制外家庭的学姐B
学姐B的父母是个体商户的从业者,在学姐B小的时候,她们家开了一个小面馆,她每天放学就到面馆里帮着父母招呼客人。慢慢的,她家的小面馆变成了大面馆,还有加盟商想要加盟,开连锁店,所以她想着毕业后直接回家帮父母开店。
但是这个想法被她的爸爸“否定”了,因为在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成都所有的饭店全都关门了,好长时间没有经济来源还要抗住房租的压力、食材的损耗,而且她还是一个女孩子,她的爸爸认为找一个稳定点的、专业对口一点的工作会更适合她。
所以学姐B在紧缺选调考前最后两个月开始备考,几乎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就算宿舍关灯了也要偷偷拿着手电筒学,在备考面试的时候,她每一天下课都会给自己录答题视频,然后根据老师的点评再去完善自己的答题内容、调整自己的答题状态,最终面试取得了考场第二的好成绩,成功上岸。
在刚去基层锻炼的时候,她有些不适应,但是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因为她深知父母每一天都太累了,她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总是想着先上网去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翻阅一下过往的工作纪要,看看能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了,因为她的妈妈总是跟她说“你一个新来的,在单位少说话,别说错了”。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她越来越适应这项工作了,她察觉到了沟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现在的她经常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问题,在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入户宣传、调研的时候深得群众的喜爱。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父母总是把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
同学们能够做到向左宗棠先生曾在书中写道的“日日用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加油!老师等着你们上岸的好消息。
注: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引用,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