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港漂圈

我,一个内向、社恐、广东话半吊子,竟然在客服岗位上打滚了许多年。我社恐到什么程度?可以举个栗子说明一下。午饭时间,一大帮同事出去“喝茶”,基本每次都是离茶壶最近的人给大家敬茶。我从来不敢碰那个茶壶,不敢主动倒茶。等到我被大家“服侍”得不好意思了,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给大家倒一次。马上就被吐槽:“你是不是没怎么倒过茶?你的手……不停在抖……”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客服职位有高度依赖性,窃以为选对公司平台很重要。我第一份客服职位是在一家管理不善的公司任职。我满腹热情地开始,直到每天接听的电话,99%都是吐槽、申诉、粗言秽语甚至人身攻击。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有一天,我看到尽责的同事,过了办公时间还在接听来电,却被客人骂得狗血淋头,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整个公司充满戾气、员工之间相互抛球、客人和公司之间缺乏信任,可想而知,客服的职位,一定是吃力不讨好。

而如果有幸地,公司和客人之间有一些信任基础,客服的作用才可以发挥出来。两者的关系才有可能再增进一步。个人角度而言,每天的投诉少一点,太阳都会灿烂一点,空气都会清新一点。毕竟心情好,看什么风景都是美的。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我是一个比较善忘的人。曾经觉得把名字全记住是不太可能的。直到有几次受到不尊重的对待,推己及人,也算是知道了这种滋味。有一次我去日本出差,在当地的展览会上,遇到了一位代表主办方的女士。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日本出差时的自拍

展览会至少有两三百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出席。她竟然一看到参展人员走进,立即叫出人家的名字。包括没见过,或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所有的出席人员对这位女士都抱有好感。直到收工,在东京地铁站看到她,我厚着脸皮走过去请教。她很诧异我竟然会问这个问题:“我下一站就要下车了,这个问题答案其实不复杂。如果我记得你的名字,你一定会很开心,感到被重视,是吗?这就是我努力记住每一个人名字的原因。”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东京地铁内

“一定要尽量记住对方的名字并多加使用”,接下来,我似乎尝到了默默践行这个小动作的好处。如果是亲身会面,我必定分别讨教高姓大名,言谈之间,刻意重复加深印象。如果讲电话,除了称呼“您”之外,我会刻意根据说话对象穿插“X小姐”或者“Y先生” 这些称呼。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这些基础知识让大家见笑了。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在这里吐槽一下,香港地区的姓还是满千奇百怪的。我记得有位贵姓是“伦”的先生,我还要特意查粤语字典,看看发音正不正确。以免影响客人对我、进而对公司的观感。(对广东话脏话有了解的人可能明白这个担心)我也遇过贵姓是“屈”和“赖”的先生。我还特意请教当地同事,人家会不会介意称呼为“屈生”或者“赖生”。还是应该叫其他名字?(广东话这两字的意思都有点负面)

幸好在香港的客人也可以称呼英文名,一般的名字例如Michael, Andy, Calvin都有捧场客。如果等那些喜欢新奇名字的小屁孩长大,我就只能退休了。

因为客人众多,又喜欢三五成群,我很容易记错。无奈就只能用上死记硬背的功夫。万一搞错,我就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上次ABC公司的客服,小哥全程声音抖着,问了我三次贵姓呢!”“XYZ公司的客服小妹,请教了我叫什么名字之后,还是拿另外一个名字称呼我了……”

就连平时不常来的快递小哥、清洁阿姨和送水大哥,我也一视同仁。对我来说,他们不应该只用烂大街的“小哥”和“阿姨”来称呼。我想:尊重就是合作的第一步。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给在香港的日子交一份总结(回香港最想做的一件事)

我样子不起眼,性格不算好,无论亲身或者用电话接待客人都无甚优势。初期一被客人听到有口音,就被要求转给其他同事接听。有的客人一看到我的名字是拼音,不把我的身世了解一番,都不放弃。甚至抱着怀疑的态度,从我的头顶怀疑到脚趾。

如果我被抛下一句,你们内地人是不是都是这样,我就有要翻脸的冲动。反思了一段时间,也听多了来自其他异乡寄居者的声音,例如:“你们越南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是不是都这样……” 我就想开了。(除非您想一秒KO客服,否则极度不推荐)放下这些其他人眼中的标签,我开始面对自己,克服和拥抱自己的不足。

例如,经过不断的交流和练习,社恐内向的我,对着日渐熟悉的客人,也可以夸夸其谈;自卑的我,也会遇上一两个发掘到自己长处的客人,夸奖后变得更有自信;急躁和缺乏耐心的我,面对着礼貌和谦恭的客人,原来也不自觉地学习了一丁点保持耐心的小技巧。

我发现抱怨和蛮不讲理的客人只是极少数。我不能因为着眼于这一小部分人,忘记了服务很多很多其他心地善良、无比亲切、愿意配合的客人。例如,当我竭尽粤语所学,努力沟通,客人会说,你粤语不错哦!一次客人觉得不好意思增加了我的工作量,第二天偷偷地把电影票邮寄过来,请我看一场电影;已经不断建立了信任和默契的客人,竟然毫不保留地和我分享他生活中的软肋;与其说我帮助了客人,不如说客人也在一直帮助我。

我已经在客服岗位上服务了十年。客服职位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声音够不够甜美、咬字够不够清晰、有没有耐心的工作。丰富的人生历练、同理心、专业的态度这些只能随着实战磨练出来的软技能,也会是服务质量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VLT)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上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