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酵母
在职场上,你能解决多高难度的问题,决定你值多少钱。
是普通员工时,你只要做好手上的工作,只值普通员工的钱。
升为主管,你不仅要做好手头的工作,还要带领团队,提升员工的能力。
同时,还要面对员工和上级的双重夹击。
要解决的问题,难度比普通员工大很多,你也会更值钱。
“越往上走越难做”,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你能解决的问题,难度越大,你真的就越值钱。
很多时候,你身上的2个坏习惯,会让你的身价“贬值”。
坏习惯1:笼统描述问题,夹杂个人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在开月会时,总会听到这类回答:
“招来的新员工成长速度慢”;
“员工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人才招聘难,招不到人”;
“竞争对手比我们强,投入比我们多”
……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非常好的问题,找的角度都很正确。
可是,都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本质——没有讲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在描述问题时,加了很多形容词,比如速度慢、很高、强、难。
这些词,只能表述出来问题的大致状态,只是提问题的人的个人感受。
即便真的是这样,也不利于问题真正地解决。
比如 “员工积极性不高”。
这个问题,大多数管理者都会遇到。
如果只从浅显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会出现三个不好的结果:
1. 谈完后,仍然无法着手行动
多数问题难以解决,恰恰是你用了过多笼统的形容词。
别人听了这个问题,并不能感同身受,积极性不高,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是员工每天拜访量没完成,还是拜访量完成了,业绩没有进展……
就算当下想出了策略,实际在做的时候,员工还是无法着手。
2. 难以引发共鸣,产生共识
一个问题,如果夹杂太多个人感受,不能客观呈现问题到底是什么,很容易出现其他人不以为然的情况。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不积极、不努力,他是不愿承认的。
因为你也讲不清楚他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因此,要解决问题,你必须摆事实,把你实际看到的,摆在他眼前。
3. 谈论时,会陷入更加笼统的讨论
因为你不能具象化地描述问题,讨论时,问题只会无限放大,不了了之。
从一个笼统的问题,转移到另外一个笼统的问题。
对于解决问题毫无价值,说的尽是套话,甚至废话。
问:为什么这个月业绩完成率低?
答:因为员工缺乏执行力。
问:为什么缺乏执行力?
答:因为他们缺乏积极性。
问:为什么缺乏积极性?
答:……
继续下去,只会无穷无尽,没有一步是真正看到问题的。
俞头在和销售管理者开会时,总会说:
“不要说形容词,用场景化语言,你讲的东西放之四海而皆准,我听不懂。”
正确的方式,是从结果推导到过程,业绩结果不好,过程中哪个环节没做好,抓到最本质的东西。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坏习惯2:谈问题,一开始就带着“原因”
解决问题的核心,要学会聚焦问题本身,理解问题是什么。
受自己思维定式的影响,谈问题时,会笃定某些原因,习惯这样描述问题:
“因为团队拜访量不够,我们这个月业绩有所下滑”;
“对新人培养不够,新人离职的数量偏多”;
“员工归属感不强,投入度不高,工作总是受到拖延”;……
这样谈问题,会陷入部门之间的矛盾,甚至是相互推诿。
问题最后不了了之,谁都没有责任,但问题依然还是存在。
最终拿到的结果,大家是认识到问题存在,但问题该怎么解决,没有讨论出来。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已经找到问题的原因,那为什么问题还会存在?
很多人会选择避让真正的原因,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从外部找原因:
A. 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人的原因
分析问题时,总会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
比如销售部门和运营部门会争执:
销售部门会说,运营部门提供的销售线索质量不高,线索太少,导致这个月业绩不好。
但运营部门会说,我们每个月都提供了线索,是销售的技能不过关,转化率不高……
B. 无法改变的原因
比如客户需求变更。
出现这个问题是必然的,客户的需求,肯定会因为环境、市场,发生变化。
他没有思考,客户的需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么做能帮客户创造价值。
很多管理者,经常这样解决问题,而且乐在其中。
这样能显示自己经验丰富,不知不觉就进入问题重复发生的陷阱。
最后总结一下。
如果你遇到问题,能避则避,你会错失很多快速成长的机会。
聪明的人,遇到问题会积极解决,收获的不仅功劳,还有成长。
对待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面对它并解决它,而不是忽视它甚至逃避它。
你遇到的问题,都是成长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