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小mi
#360行闪光时刻#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彤阳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大家好,我是米姐团队的彤阳。
中秋假期第三天,我忽然收到好朋友小燕发给我的微信:“阳阳,今天有时间不?我们约个饭。”
我看到微信满头问号,心想小燕不是回老家安徽了吗?相聚千里,我俩怎么约饭?
还没等我回答,小燕发了个虹桥火车站附近的餐馆定位给我说:“我连夜逃回来工作了,明天就要去面试,心里有点乱,想找你聊聊。”
我一下从葛优躺中直起身,不敢置信地盯着手机屏幕。
小燕是我大学时候最好的朋友,两年半前,她因为身体出了点状况,加上和上司闹矛盾,逃离上海,回老家,我以为我俩往后就只能在线上联系了!
万万没想到,两年半后,小燕又回来了!
我连忙起身洗漱,去见小燕,一边涮火锅,她一边和我说起这两年半,在老家工作和生活的情况。
01
小燕和我同一届,大四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考研的研友。但很遗憾,我们都没考上。
一战失利后,小燕没选择再战,而是只身一人来上海找工作。
因为担心自己没经验,第一份工作找得有点急,接到个offer就直接去了,在一家电商公司做设计,月薪7000元,做六休一,包住宿。
这份工作很忙,几乎每天要加班到八九点,像双十一这种日子,甚至要加班到凌晨。
小燕真的很喜欢设计,每次完成作品,都很有成就感。但巨大的工作强度还是让她感到很疲惫。
2019年,小燕回家过春节,她妈妈和她一起去做了次体检,结果她妈妈各项指标很好,她却被查出心律不齐和低血糖。
她妈妈很担心她的身体情况,让她留在老家工作,只要一天不回家,就打电话来催。
小燕顶着妈妈那边巨大的压力回上海工作,疫情原因,公司走了好几个设计师,小燕工作量翻了两三倍,原来的上司也跳槽走了,公司空降了个新的领导,两人磨合不好。
她觉得新的上司设计方向不对,按照他的方向,设计出来的图不好看,放到电商上面,果然转化也不如从前。
她和上司理论,上司不听,还说是她不好,不服从领导,在闹别扭。小燕很生气。
她能力明明很出色,以前也有转化数据为证,但上司偏偏用自己领导的权威来压小燕,说是她图做得不行,让她好好反思,好好学习,小组开会的时候,还点名批评她退步了。
那段时间,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设计师,也总是和我说,在上海有种很强烈的漂泊感,没有根。小燕觉得非常疲惫。
内外夹攻下,又熬了一年,小燕心力憔悴,终于在2020年春,顺应了她妈妈的心意,逃离上海,回老家。
离开上海的时候,小燕的月薪已经涨到1万了。
02
回家后,小燕妈妈的意思是,给小燕找个条件好的男人嫁了,当全职太太,小燕不同意,她妈妈就退一步,让她在家休养半年,把身体调好了,再出去找工作。
休养半年后,小燕去隔壁市找了份品牌设计的工作,公司规模很小,是家夫妻店,加上她,一共5个人。
入职前,谈得挺好,月薪6000元,做六休一,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午休12点到2点。休息时间还是很长的。
一开始,谈到6000元的工资,小燕还是挺不乐意的。毕竟她在上海,刚毕业就拿到7000元了,离开的时候已经过万,没想到工作了三年,有经验了,反倒工资更低了。
但这边的确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在他们这片,设计大概只有4000-5000元左右的薪水,能开到6000元的,已经算少见。
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离家近,而且小县城嘛,节奏慢,想必工作也不会太多。
小燕还因此给妈妈打电话说,小城市的设计,不会太忙,她有足够多时间休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这样一份工作,让她忙到吐血。
03
入职几天后,小燕发现,小城市,小公司项目少没错,但内部工作很混乱,没有完善的工作流程,这导致她经常要返工,一项工作要做好几遍,加班竟然一点都不比在大公司少!
再加上是乙方,要和客户对接,而且很急,通常快下班的时候对接完,第二天就要,通宵都是常事!
小燕连在上海的时候,都没通过宵!怎么来小城市,反而更加忙了呢?
不仅是工作流程问题,小燕一直感觉很棘手的沟通问题,也没有因为她回了老家改善。
她现在这任老板,脾气不好,总是喜欢训斥下属。在上海的时候,小燕上司还有上司,小动作不敢做得太明显,对她不满,也只是明里暗里地影射。
现在的老板骂起人来很凶,而且小燕被骂的点也让她不理解。
有一次她正在做急图,下午就要和老板娘去跟客户对方案。这时候老板买的二手冰箱到了,里面很脏,老板就让小燕清理下。
本来这个活就不是设计师应该干的,小燕心里已经有点不爽,但她知道老板脾气很霸道,没有她拒绝的余地,就应下了,下午和客户对完方案,再来清理,就在这赶图。
结果,下午好不容易对完方案回来,老板黑着脸,劈头盖脸就对小燕一顿骂,说小燕不把领导说的话放心里,怎么说让擦冰箱,到现在还没擦呢?
小燕就说,下午去对方案了;老板问,那上午呢?小燕说,上午在改图。老板就更生气了,下午要去对方案了,上午还在改图,还有脸说。因为这句话,小燕又被骂一顿。
她真的好伤心,之前还有另一个项目啊,那个项目她刚刚完成!就开始现在这个了,已经做得很快了,她尽心尽力赶图,没有得到老板的赞美,竟然还因为没擦冰箱被骂……
放假回家,她向妈妈哭诉,小燕妈妈安慰她,这边就是这样的,光埋头干活没用,还要会来事,教了她很多来事的方法。
小燕听完,很绝望。这些来事的方法,都是她不想学的。当初就是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才回家的,没想到回家后还是要面对这个问题。
问题只要不解决,永远都是问题,到哪都逃不掉。
04
小燕邻座有个同事叫小张,比小燕大三岁,是鲁迅美院国画系毕业的,父母离异,她跟她母亲过。小张还会写诗,是个才女。
小燕入职第一天做自我介绍时,说过自己曾在上海工作过,小张表现得很羡慕。
她们工位相邻,小张常常会问小燕关于上海的一切,听小燕讲上海的繁华,大家的拼搏,还有充沛的工作机会,每每都会流露出向往的表情。
小燕就问她:为什么不去上海试试呀?
小张的回答总是泛着一丝落寞:我妈妈离不开我;我年纪大,折腾不起了。
听到这些回答,小燕心里也会莫名难受。
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小燕渐渐不和小张说上海的好,而是说一些自己在上海的心酸,比如加班啊,和同事的摩擦啊,高物价啊。
说得多了,小张眼中的落寞好像少了点。大概几个月前,小燕又说起自己在上海的糟心事,小张开玩笑般说了句:你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原来她听小燕说在上海过得不好,知道上海难混,不遗憾没有去上海了。
不过,一个月后,小张觉得自己干不动了,要稳定下来,于是离职去考公务员了。
05
小燕是个忍耐力很强的人,她想着在这家公司老老实实干上一年,做出几个项目,然后再考虑跳槽换工作。
小张走后,又来了个新同事,袁姐,32岁,老板的亲戚,本科毕业后去北京一家外贸公司做行政,遇到疫情,公司解散,袁姐在北京也呆不下去了,于是回老家考公务员相亲结婚。
袁姐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不支持她脱产考公,老板就安排她来自己公司,依旧做行政。
袁姐刚来的时候,小燕挺高兴的,她终于不用跑腿给老板拿快递了。好景不长,很快,小燕就笑不出来了。
小燕公司原本是没有考勤打卡的,只要完成工作就行,如果晚上加班,第二天有没有太着急的工作,可以晚来一两个小时,算是微弹性工作制。
袁姐来没多久,便说要抓公司纪律,用管理提升效率,开始指纹打卡上班,无论加班到几点,第二天早上8:30准时要上班,而晚上加班依旧没有加班费。
他们公司一共5个人,老板和老板娘当然不会每天8:30准时上班,那要执行这个制度的,只有他们三个员工,其中袁姐是行政,工作很清闲,每天8:30来打卡,化个妆,吃个早饭,就10:00了,晚上5:30准时下班。
而小燕和另一个设计师,晚上加班到十点多,还要等客户反馈,通宵都是常事,每天早上七八点还要爬起来,去公司。
设计师手上活多,基本一到公司就开机干活,连闲下来吃口早饭的时间都没有,还因为睡不醒,早上都是晕的,效率更低,晚上加班更晚。
袁姐执行这个制度的时候,说是为了提高效率,但这个举动,根本没有为主力设计师的效率作出任何贡献,反而还拖了他们的后腿!
袁姐的工位就在小燕旁边,每天小燕累得半死,还要应付客户,袁姐却在她旁边摸鱼,追剧看小说,小燕的怨气在肚子里翻滚。
执行考勤制度后,老板开心,夸了袁姐一顿,她又整了新活——每周六晚上,晚下班一小时,开读书会!学习会的材料,是小燕老板那几本自费出版的书。
这么一算,小燕就没有休息时间了,她越来越不爽,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袁姐说她没有组织纪律性,还教育她:到了什么地方,就要遵循那地方的游戏规则。大城市学到的那套,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06
直到,一个月前,她呕心沥血跟了两个月的大型项目终于落地了,她几乎是一个人做了全部的VI设计,小到名片,大到户外展示的巨型海报。
挂那幅海报的时候,她去现场督工,亲眼看着安装师傅一点点把她设计的作品拉起来。当时,天朗气清,阳光如跃金,将她的作品照得熠熠生辉。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满足,好安心。尤其是那种由自己一手创造的安心,短暂驱散了她回家后的迷茫和不安,她觉得,至少,她靠一门手艺,是能够在这世界上立足的。
从现场回来后,小张的身影一直在小燕脑海中回闪。小张明明也很热爱设计,而且有才华,却不知道因为从哪里来的“内耗”渐渐磨灭了光彩。
小张走前对她说的那句,“你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有没有不甘和无奈的色彩?
这句话让小燕莫名恐惧,她喜欢设计,这点毋庸置疑。她在设计上能有成就感,而且做得很好,得到了很多客户夸赞。这是她的立足根本。
但是,待在这里,真的能有发展吗?
她知道,自己不善于沟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她本以为,逃离上海回老家,有爸妈的帮衬,日子会过得顺畅点。
但现实是,问题不会随着逃避解决,没有哪里是避风的港湾。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回上海呢?克服困难,站上一个更大的舞台!
想到这里,一切似乎明朗了,她要回上海。
于是她递交了辞职信,交接好工作。她租的房子,还有半个月到期,她拜托中介替她转租。
她重新做了简历和作品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递的同时,也联系了以前上海公司的前上司。小燕的能力不错,收到了好多面试通知。
现在,小燕已经找到工作,前上司直接给她发了offer,月薪1.3万。新工作依旧很忙,小燕还在加班,但她快乐多了。
经过这次经历,小燕也开始积极面对自己不善表达这件事。
她给自己报了一个演讲课,而我也推荐她来学习下写作课,能帮助她更好地梳理想法,帮她挪开不善沟通的绊脚石,让她事业更上一层楼。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