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说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然成为有待国家解决的重大问题,近些年,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非常困难,想找到心仪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每个学生要至少经历十几年的学习,才有可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其实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据统计2022年毕业生人数高达1076万,显然社会上空缺的优质岗位,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们唯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有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使得很多企业单位不断地提高招聘条件,让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也感到十分迷茫。
大学生面试接连碰壁,HR:我们不要三无毕业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都在焦急地找着工作,毕竟越早确定下来工作,才算是真正地稳定下来,找工作拖得越晚,优质的工作岗位越少。
张华是一名毕业于普通院校的二本生,再加上家境普通,使得她在就业市场中,很难找到不错的工作,一来二去也就错失了校招的黄金期。
但是又不能停止找工作,毕竟眼下她急需一份工作维持生计,因为她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属于那种“三无”家庭,家里没权势、没财力也没人脉。
张华未来的事业完全靠自己打拼,这点她早就清楚地意识到了,但是这些外在的条件,依旧没有打垮张华奋起的斗志,却在一次面试后让她看清了现实。
错失校招后的张华,只能挨家公司投简历,按照规定的时间参加面试,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成绩并不差的她,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处在哪里。
直到这次面试结束,张华等来的还是HR的摇头,和让她回去等通知,此时的张华已经知道这次又没戏了,索性直接向HR询问被淘汰的原因。
毕竟前一个面试的人,明明在校期间的表现没有张华好,面试时也比张华紧张,发挥得并不是很好,显然那个人被公司录取了,而张华却没有被录取。
HR看着张华一脸疑惑,再加上多少有些感同身受,就直接告诉张华被淘汰的原因:我们不要三无毕业生!简短的一句话却直击张华的内心,一时间感到十分无助。
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境”成了招聘条件
其实,职场中对于个人家境的“歧视”一直存在,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想承认而已,很多父母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实际上不过是他们的推辞。
在职场中格外注重人脉,很多时候一份复杂的工作,会因为人脉关系的介入,而变得格外简单,正所谓:有认识人好办事!就是这个道理。
职场向来就有弱肉强食的规则,玩转职场规则的人,可以轻易获得别人难以达到的成就,但是对于像张华这样的三无毕业生,想要达到相同的成就却需要多付出成倍的努力。
任何一个成年人,是不会想在职场中得到公平对待的,因为职场本身就是充斥着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容纳体,唯有努力变得更强,才有立足之地。
放眼望去任何一家企业的领导,即是企业的“掌舵人”,都不愿出高薪养闲人,在一家公司中能混得风生水起的人,也从来不是最努力工作的那个人,大概率是最圆滑的那个人。
希望大学生们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当你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开始,脑海中就不要只盯着是否公平,更多的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争取成为公司中不可替代的人。
只有当自己变得独一无二时,才有资格和领导者谈条件,否则就只能等着被淘汰,当然,张华的优秀终会得到“伯乐”的认可,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作为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们,并不是争名逐利的时候,如果想让自己在职场站稳脚跟,就要学会暂避光芒,尽量让自己低调处事,最重要的是虚心和前辈们学习。
文章的结尾: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有所不同,自然在毕业时面临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需要在可选范围内,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有助于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大学生要切记不能为了工作而工作,要知道工作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对从事的工作完全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枯燥,就很难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今日话题:家境影响就业,你认为这种现象公平吗?说一说你的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