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遇见小mi

#2022职场年终盘点#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作者|杨小米+毛茸茸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你好,我是小米团队的毛茸茸。

2019年,我大学毕业,学的是戏文。这个专业不太好找工作,我也没有选择考研。

但我对未来的工作是有想象的,因为我高中就是编导专业的艺术生,对看书写作的兴趣,一直很高,因此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将来一定要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

如果要具化的话,应该是当编辑吧。

然而,毕业后进入社会我才发现,传统的报纸、杂志行业早已式微,图书出版行业门槛又高。而我学校一般,专业也不对口。

所以跌跌撞撞的求职路上,我找到的都是新媒体、广告行业类的编辑、文案工作。

毕业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换了好几份工作,但我在每家公司呆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经验没积累多少,毛病却攒了一大堆。

而且,我在之前的工作中找不到价值,也没有动力成长,甚至每天过得都有点浑浑噩噩。

不夸张地说,加入米姐的团队后,我才找到了工作的价值。而现在,也是我毕业后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01

第一份工作:求量不求质的工作目标,

让我对工作内容失去了兴趣

大四下学期,我就跑去杭州工作,入职了一家新媒体公司。

为什么入职这家公司呢?因为我听说这家公司的主业是写文章。能写文章,那就在我能干的工作范围内。

入职后发现,我们主要做的是运营财经、娱乐账号(在头条号、百家号等平台),每天写三四篇文章在上面发布——虽然写文章很快乐,但这个量让我感觉自己像个码字机器。

要完成量,那就只能“水”了。

公司对量要求大,对质基本没有要求。有水没水不管,活水死水不限,水漫金山也没关系。

大家都只看数据,不顾其他。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部门的两个兼职作者都有事,断稿了。也就是说,我那天除了自己的三篇文章要写,还得把两个兼职作者加起来的四篇给补上。

一共七篇,每篇1200~1300字左右,相当于我当天得写8400~9100字。

我放弃了午睡,下午一点半的时候写完了两篇(每篇文章找了4~6张图插入)。

活动了下脖子,然后望着电脑屏幕发呆:照这个速度,我恐怕写到晚上十一点都未必写得完。

于是,我决定走捷径:洗稿。

我选了一个老牌港星(港姐冠军,当过小三,后来嫁入豪门的那位),然后在公众号里搜了两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开始了我的“文字裁缝”之路:

就是把两篇文章缝缝补补,再加上些百度百科上的内容和我自己的语言,凑成了一篇文章。

写完后,连图片都不用再找了,直接在原文章里“拿”。有水印?不要紧,裁掉就可以了。

就这样,我在六点下班的时候,又“裁缝”出了三篇文章。眼见着别人都陆续走了,我却还有两篇文章没写,心里着实着急。

就在绞尽脑汁想剩下两篇写啥的时候,我忽然灵光一闪:既然我已经洗了别人的稿子,为啥不能洗自己的稿子呢?

自洗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我挑出之前的数据好的两篇稿子,先是改了下结构,然后又用“把字句改被字句”等方法,把全篇“翻新”了一遍。图片也用原来的,只是换了下位置。

当七篇全部写完时,我抬头看了下时钟:18:46。

讽刺的是,晚上十点多,我打开后台,发现七篇里火了两篇,大火的是我洗别人的一篇,小火的是我洗自己的一篇。

这次之后,我感觉我的底线一下子被放低了,工作忙、任务重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开始洗稿。

而我的同事们,其实也早就这样做了。

现在回头看,我们产出了大量字句不通、排版难看的文章——我们运营的,不就是当年的低级营销号吗?

在这种“锻炼”之下,我写文章、打字的速度是提上去了,但写作水平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了。

对写作这件事,也从喜欢变成了麻木甚至反感。我失去了热情,就辞职了。

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02

第二份工作:

我学会了迟到、摸鱼、能混就混

辞职之后,我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又换了三份工作(包括线上的),中间还有空档,干的时间都不长,直到去年决定来上海。

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小型创业公司做文案策划。

老板是个比较任性的富二代,没啥时间观念,每天睡到中午才打车来公司。

我们员工也有样学样,每天早上迟到十几二十分钟不罕见,半小时也是常事。

偏偏老板脾气也不错,从来不会因为工作上的错误责怪我们。

有一次,他让我做一份介绍公司团队的PPT。

我之前没怎么做过PPT,又犯起了拖延的老毛病,一会儿看下公众号,一会儿刷下B站,一会儿瞅瞅微博,眼看着快要下班了,才开始动手,终于赶在7点前做完了。

这份PPT,版型是随便下载的,文字是没重点的,图片也是百度上找的(因为上一份工作的习惯,我没忘记截掉水印)。

这样成色的PPT,充其量只能算个敷衍的初稿,我几乎已经做好了被他打回或责骂的准备。

但他看了看后,只是说:很晚了,你先下班吧,晚上我改改。

我离职前和他有过一次长谈,提到了这件事,他说他的理念是:

如果你做错了,或做得不好,我不会直接跟你说,因为怕你心里不舒服。等之后你自己悟出来,会理解得更深刻。

理念很高超,然而对于我这种没有自制力的人来说,简直是纵容。

所以这份工作时的我像个陀螺,抽一鞭子转一下,不抽就不转。

这份工作我干了十个月,写作能力几乎没有进步,迟到、摸鱼、能混就混这样的坏毛病倒是添了不少(但这段时间里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03

缺钱与恐惧,

是我改变的动力

今年(2022年)2月份开始,我们的工资开始不正常了。

因为公司不挣钱,老板家里就算再有钱,也不能无止境地往里填啊。

但老板不甘心,还在苦苦支撑,只能给我们发五折的工资。

上海本地的同事还好一点,我是外地人,来上海租房子的,每个月房租是固定支出。

工资打折之后,我付完房租,连吃饭都只能点最便宜的了。

更别提上下班的通勤费、生活用品、换季买衣服等,我都一省再省,也不再买化妆品、衣服、奶茶……这样撑了半年。

8月份的时候,我妈妈一直劝我回老家,找个稳定工作,不要留在上海了。毕竟上海生活成本这么高,得打拼多少年才能在这里扎根?

老实说,我没告诉我妈妈工资打五折的事(怕她担心),而且我之前也没有想过能不能留在这里、怎么留在这里,但那个瞬间我忽然意识到:

“虽然我不想回老家,但再继续下去,我很快连房子都租不起了。

况且,过去十个月的工作,我几乎没有成长;毕业三年来的工作经历,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我97年的,已经25周岁了,如果还这么耗下去,以后只怕会变成一个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存款……什么都没有的人,最终灰溜溜滚回老家去。”

生活的压力与对未来的恐惧,让我果断提了离职,并开始疯狂发简历。

工作好辞,可不好找啊。

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擅长且热爱的,一直是写文章;而现在市面上招的文案,大多都是做短视频。

当时我还在心里问:这难道就是时代与我的错位么?(当时我又闲又焦虑,就很爱矫情)

一边“扪心自问”,一边在求职软件上继续寻寻觅觅,然后,我发现了米姐的公司。

随后的打招呼、面试、入职,都异常顺利。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选择我。

前面我也提到了,我换工作频繁,工作习惯也不好。这一点米姐也是考虑到的,觉得我做事兴趣导向,不喜欢做的事,可能就会离职了。

但是考虑到,我还小,刚毕业多尝试一下也没关系,加上我文化和知识储备比较深,一直做的也是内容方面的工作。如果能够带出来,就是一个人才。

我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怪不得,面试我的时候,说了很多公司要求多么严格,给我做了一个预期管理,哈哈哈。

入职后,我发现原来工作中的成长不是匀速的。

之前的我龟速前行、动辄卡住;而现在,像是改装了新能源的动车,起步虽慢,真正行进起来却比之前加起来都快。

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04

现在的工作,让我感受到

前所未有的成长与价值

从小细节里看公司氛围

刚进公司第一周,我就感觉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团队的氛围。

之前杭州的公司比较大,每天早上要钉钉打卡。

大家几乎每天都是走到打卡范围内,把卡打了,再去买个早餐,边吃边晃晃悠悠往公司走。

九点上班,往往九点半人才到齐。整个团队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就快十点了,生生耽误了早上宝贵的一个小时。

而在米姐的团队,没有考勤制度,更不要每天打卡签到,但大家却没有一个迟到的。

大家每天一到公司,没有人接水、聊天、看手机,而是直接打开电脑进入工作状态,整个办公室都只能听见埋头敲键盘和走廊的脚步声、谈话声。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进入工作状态也很快,不会像之前那样,把上午的工作拖到下午才做。

基础工作中树立好的态度和习惯

刚入职的编辑,有一个任务,基础必须打好。

我们的基础就是,给文章排版。

有时候广告的排版需要加很多图片,同事能很快把图片放好。

而我一看见图多的就头晕,每找一张都要花大量时间,以至于不得不留下来加班,甚至拖累同事一起加班。

当我终于把图片放置完后,同事会手把手带我检查:

这张图片是直接从文档里复制的,压缩过不高清了;这张不是很好看;这张放这里不太符合上文内容……

除了图片,还有许多小细节:

这里字体要小一号;括号里字体要用浅色;这一句的表述有问题,需要改一改……

最后等完全做好,一看时间,八点;再望窗外,天早黑了,路灯的光发寒,把马路都衬得那么清冷。

当时累吗?累。

但说实话,除了累,和对被拖累的同事的愧疚,我还清楚地认识到一个问题:

排版问题,也许多练几次便能解决。

但这份基础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精细活儿(包括字体大小、行间间隔、图片选择与位置、重点强调)。

而我在之前的工作中没有养成仔细认真的工作习惯,所以在小细节上频繁出问题,以至于做完后要不停地“返场”修改,同事也只能帮我一遍一遍地“磨”,做完还要复盘。

刚入职的第一个月,我就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中,我也一点点地改掉了不认真、不仔细的不良习惯,受益匪浅。

最重要的是,我还找到了久违的写作热情。

在这里,严禁洗稿、抄袭,发现后会解除合作关系;同时,我们写文章不再单单是追逐流量、攀升数据的工具,而是认真又有趣的思考和分享过程。

工作两年被社会毒打不敢工作(遭遇了社会毒打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写在最后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米姐看了,开玩笑,说你太拍马了,很多时候,需要跳出来,才能相对公正。

原来的工作不一定不好,就是你成长后,才学会分辨好坏,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了,自然看到的不一样。

确实如此,回顾我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我发现前面的工作都像是试错,我确实,遇到问题,容易归结于环境。

还好,被社会现实教育后,明白了,我要怎么对待工作。

如果我还是以前的想法,会觉得我是来做编辑的,竟然让我干排版,这打杂的活,我不干;这个公司太严格了,竟然都没有摸鱼的,不适合我……

现在,我正努力改掉老毛病,一点一点养成高效合理的工作习惯,也找回久违的写作热情。

虽然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绕了些路,但我是幸运的,原来一份合适的、有价值的工作,能让人有这么快的成长~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上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